盗摄一区二区三区,一级尻逼视频,久久一区二区免费视频,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,亚洲少妇在线,re久久,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

中山榜樣(164)張少慧:關注特殊群體,用心用情傳遞溫暖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28 來源:中山+

3月27日,在位于石岐街道的中山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(以下簡稱“中山智協”)里,一群特殊孩子圍桌而坐,在志愿者們的帶領下,和著節(jié)拍,認真學習演奏非洲鼓……

人群中,中山智協副會長張少慧顯得分外亮眼。她身穿熒光色志愿馬甲,不厭其煩地向孩子們示范著動作,眼神始終溫和,充滿憐愛。

張少慧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演奏非洲鼓。 記者 余兆宇 攝

在過去的20多年里,張少慧的生活一直離不開“特殊孩子”四個字,不僅因為她是一名特殊孩子的母親,更因為她在關心關愛特殊群體志愿服務里的熱忱、堅守和付出。在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“中山好人”名單中,張少慧榜上有名?!盁o論何時,只要這些特殊孩子需要我,我就會一直在?!睆埳倩壅f。

因自閉癥兒子
她開始關注特殊群體

時間倒回到1997年,張少慧3歲的兒子彬彬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,屬智力殘疾一級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

“也是那時,我第一次接觸特殊群體。”張少慧告訴記者,那時的她,和大多數特殊孩子的母親一樣,無助、自我懷疑,在一次次掙扎、調整、自愈過后,她開始寄希望于醫(yī)療方面?!皵挡磺逋祻V州和中山多少次,但每一次醫(yī)生都是讓我再等等。”

希望一直破滅,張少慧開始沒了信心。好在這時,在別人推薦下,張少慧了解到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。也是在這里,彬彬經過了專業(yè)的訓練和教育后,情況逐漸好轉,不僅學會了開口表達,還學會了做些洗衣晾衣等簡單家務。

后來,在一次家長會上,張少慧認識了同為特殊孩子母親的馮銀嬌,二人在教育觀念方面十分合拍,還約著一同開展志愿幫扶活動。

2005年,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家長互助會成立,馮銀嬌擔任會長,張少慧擔任會員。

由于之前做過會計方面的工作,張少慧主動攬下了互助會里管理“家長互助金”的工作,開單、收款,每一筆賬目,她都細心記錄。為了能讓受助對象盡早獲得資金支持,她還經常自己先墊資,再報銷。

2010年,張少慧被大家推選為第二屆家委會主席兼家助會會長。自此之后,她開始更努力地籌集資金,為困難家庭雪中送炭。此外,她積極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,搭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梁,并努力學習專業(yè)知識,為特殊兒童家庭提供康復訓練和育兒方法的指導,為家長提供心理疏導和精神扶持等。

孩子從特校畢業(yè)后
她仍堅持參與志愿活動

2013年,張少慧的兒子彬彬從特殊教育學校畢業(yè),張少慧也從家助會退了下來。而她并沒有停止奉獻和努力,依然兩地奔走,為家助會服務。

張少慧教導學員做心形手勢。 記者 余兆宇 攝

2018年10月,中山智協成立,張少慧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。其間,她積極推動“安心工程”公益保險項目,帶領智幸福義工服務隊奔赴各鎮(zhèn)區(qū)實地探訪,核實智殘人士家庭情況,至今共為中山173戶困難智力殘疾人家庭辦理投保,參保達410人。

此外,張少慧還和中山智協的核心成員策劃組織了8場“牽著蝸牛去散步”公益活動,帶著智力殘疾朋友走進中山的大街小巷和公園景區(qū),鼓勵他們走出家門,與外界交流接觸;舉辦6期智力殘疾人廚藝大賽,展示智力殘疾人積極向上、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;并于每年春節(jié)和全國助殘日期間,和義工們一起親自走訪各鎮(zhèn)街,慰問智力殘疾人困難家庭。

“由于生活自理能力欠缺,智力殘疾人在康復、教育、就業(yè)、社會保障等方面往往面臨著比其他殘疾人更為突出的問題?!睆埳倩鄹嬖V記者,近年來她一直在推動殘疾人托養(yǎng)服務機構建設,希望能讓困難智力殘疾人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和自理能力的訓練,甚至幫助部分殘疾人實現不同形式的就業(yè)。

2021年8月2日,在張少慧的積極推動下,中山市樂善瑕美護理機構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機構以“托養(yǎng)一人,解放一家,溫暖一方”為經營理念,為中重度智殘疾人士提供日間和夜間托養(yǎng)服務,目前已有20位殘疾人加入這個大家庭。

張少慧和學員們交流聊天。 記者 余兆宇 攝

“回看這一路,我知道自己走得十分辛苦,但慶幸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長和熱心人士和我一起,為特殊群體努力、付出?!睆埳倩鄹嬖V記者,無論何時,在關愛特殊群體這條路上,她都會一直走下去。


編輯 曾淑花? ?二審 朱暉? ?三審 程明盛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